第六百九十三章 没有默契-《明末强梁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王启年轻咳一声,将诸位的注意力吸引过来。

    陕西巡抚许梁已经离开了,几位陕西官员对于王启年便要放松许多。庆阳游击将军贺人龙当即咧着大嗓门朝王启年追问道:“我说王大人,巡抚大人匆匆忙忙地把末将等人召来,到底是个什么意思?准备收拾谁?我老贺愿打头阵!”

    其他陕西三司的官员也跟着吵嚷:“是啊,王大人,巡抚大人怎么打算的,您得给咱们几个说清楚。我们到现在还迷糊着呢。”

    王启年脸上挂着微笑,伸手往下压了压,“诸位大人稍安勿燥。”待诸陕西官员都安静下来,王启年才微笑着说道:“朝庭一个月前曾向巡抚衙门下了一道圣旨,要求巡抚大人率陕西官兵入山西,协助山西巡抚平乱剿匪!这件事情,大家想必都听说了吧?”

    诸位陕西高层都笑了:“这个咱们知道,听说那个传旨的公公在烈日下站了一个多时辰,硬是一口水都没能喝。”

    几位武将便大笑起来,文官也跟着失笑,然后相比于武将的粗放,文官们便文雅了许多。王启年道:“虽然咱们巡抚大人不太买朝庭的帐,然而皇上圣旨已下,大人总该给皇帝一个面子。更重要的是,那个民军首领高迎祥竟然敢造谣中伤巡抚大人,不给这些人一点教训,巡抚大人的面子该往哪搁?!”

    贺人龙大骂道:“原来是高迎祥那老小子惹得咱们大人不开心!王大人,没说的,只要让俺老贺碰上高迎祥,必定把这老小子生摛过来给巡抚大人发落。”

    王启年看着贺人龙,赞道:“贺将军不愧为西北第一猛将!不过,给大人出气那是必须的。只是巡抚大人特意交代了,咱们是陕西官兵,手下的将士都是咱们陕西一省独自供养起来的,诸位可要倍加珍惜才是。咱们管得了陕西,可没有这个义务管山西的事情!所以,此次出征,按巡抚大人的意思,全军歇息五日之后,便三军齐动,在陕西边境,展开对山西民军的征剿行动。”

    诸将都称是,然而也有没听懂的,庆阳游击贺人龙便挠着脑袋,疑惑地问道:“那个……王大人,民军都在山西境内活动,巡抚大人却要咱们在陕西边境剿匪,这可怎么剿?”

    王启年看了贺人龙一眼,不禁暗叹,贺人龙勇猛是勇猛,只是脑子却缺根弦。这么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事情非要自己提醒才行。想了想,王启年便放低了声音,淡淡地道:“所谓一省边境嘛。往里往外延伸个五十上百里都可以算是边境嘛。”

    贺人龙眨巴着眼珠子还待再问,旁边汉中游击贺虎臣便扯了他一把。拿眼神制止了他。

    王启年向陕西官员传达了一番许梁的意思,又安排了随行的陕西三司官员的工作,便回韩城县衙后院,向许梁禀报去了。

    后院里,许梁正舒服地躺在一张躺椅上,手里捧着本游记,看得津津有味,丝毫没有犯困的迹像。

    王启年便将在大堂上与诸位陕西官员说的话的意思跟许梁禀报了。

    许梁目光没有离开游记,淡淡地道:“唔,启年你做得很好。”

    王启年轻笑着,然后疑惑地问道:“大人,属下不明白,这些事情,您当堂宣布就是了,为何还要属下来说?”

    许梁看着王启年,笑得有些阴险:“因为这些话,本官作为朝庭三品高官,陕西巡抚,我不能当面跟他们说啊。这要是让有心人告到朝庭里去,说不得又有人弹劾我。虽然我许梁不怕,但因为这些小事而跟朝庭打口水仗,累得慌哪。”

    王启年心中有些不安,嚅嚅地道:“即便是这样,下官对陕西文武说的那些话,大家都会认为是大人您的意思啊。”

    许梁幽幽地道:“放心好了,若是朝庭追问起来,本官会说,我不知情。这一切都是你王启年的个人行动,跟我陕西巡抚许梁一点关系都没有!”

    王启年瞪眼,“大人你这是要属下背黑锅!”

    许梁哈哈一笑,朝王启年挤眉弄眼地道:“谁让你是小弟呢。当人小弟,就该有替老大背黑锅的觉悟!”

    王启年一脸哀怨地看着许梁。许梁见状安慰似的拍着王启年手臂,哈哈笑道:“不过你放心好了。朝庭若是想整你,我这个当老大的,会全力罩着你的!”

    王启年认命地哀叹一声,朝许梁拱手道:“大人高瞻远瞩,深谋远虑,属下佩服!”

    许梁便微笑着,志得意满地全盘接收了王启年的马屁,然后看了眼王启年,喃喃说道:“你说,高迎祥知道我率军到了韩城,他会不会着急上火地来联系我们呢?唔,他要是派人来了,我要不要狮子大开口,多要点东西呢?五天时间会不会太短了些?”

    王启年一愣,瞪大眼睛看着许梁,他还真不知道许梁还打着敲诈高迎祥的心思,方才他就在纳闷,大军都早到两三天了,休息也早就休息够了,巡抚大人为什么还要给五天时间让大军休息,敢情是给高迎祥反应的时间哪!
    第(2/3)页